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
夫妻相處,經常說這「三句話」,感情再好,也難長久 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數據:2016-2017這兩年,全國離婚案件中,73.4%是老婆要離婚。而且,91%的案件,是一方堅持要離,另一方一臉懵逼。 浙江高級人民法院最新公布的數據中,2018年,全省所有離婚案件中,排在第一位的離婚原因,不是出軌不是家暴不是窮,而是「生活瑣事」。 男人往往後知後覺,婚姻里太多的理所當然和無所謂,而女人卻常常感到不滿。而越來越多的女人在惱人的「瑣事」和男人無所謂的態度里耗盡了熱情,忍無可忍。 其實,婚姻中的兩個人就如同冬天依偎著取暖的兩隻刺蝟,如果不能找到適當的方式,就會將彼此刺得鮮血淋漓。只有調整好姿勢,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夠在避免相互傷害的同時相互取暖。 然而,人們常會陷入了一個誤區,所謂夫妻,就應該親密無間,總以為結了婚,就該不分你我,說出口的話,做出的事,少了一種講究和在意。 但是,夫妻感情再好,也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事,日常瑣碎的生活中,有些話也不能總掛在嘴邊。夫妻相處,最好不要說下面這三句話,說多了,肯定影響夫妻感情。 ... 記得有一個短片:深夜應酬完回到家中的丈夫,看到了仍坐在沙發上等自己的妻子。他突然想起,今天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本想道個歉,卻沒想到沒等他說話妻子直接提出了離婚。丈夫一臉難以置信:「不就是工作太忙,忘記了,多大點事,至於嗎?」 妻子的情緒卻突然激動起來:「你看,我每次跟你說,換下的鞋子,沿著牆角擺好,幾年了,依然丟在門廳,你從來都不記得。你一定又會說,多大點事,至於嗎,但你知道嗎,你每次對我說這句話時,我都想大聲告訴你至於。」 沒有人會因為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突然崩潰,所有的爆發大多是積累了太久的委屈。一句「多大點事,至於嗎」,好像是在商量,其實是質疑和抗議,那種不耐煩的語氣,不容置疑的篤定讓人失望。 感情里是需要被感知,被在乎,被理解的。當一個女人的委屈被無視,婚姻也就開始慢慢變壞,很小的事情都隨時可能打敗婚姻。 前段時間,網上有個很熱貼子。 說有個女人,結婚十年,因為老公不洗碗,決意離婚。她老公是一個宅男,不抽菸不喝酒不出去玩,工作認真,工資大部分都給她,但從來不管孩子不做家務,甚至公婆生病,都是她帶著去醫院。 她有段時間工作特別忙,老公每天吃了飯就把碗堆在廚房,堆了四天。直到她不忙,自己去洗碗,她邊洗邊生氣,哭了,覺得有沒有這個老公都一樣。她決定離婚。家人圍攻她,不理解她,不就四天沒洗碗,至於嗎? 可是沒有人問過,在這之前,她心裡堆了多少天的碗,多少頓的飯,多少年的不滿。一輩子太長了,和一個不體諒自己的人過一生,無異於一種折磨。 ... 朋友小柏說起她老公,一臉的生無可戀狀,她覺得她和老公的婚姻簡直就是一場古板而現實的無聊劇,讓她的生活像死水一般,她覺得自己不想和他再這麼過下去了。 家裡的有一些家具用的時間長了,小柏想換掉,老公會說「湊合用吧,瞎搞什麼」;結婚紀念日,小柏想出去吃頓浪漫餐,老公會說「湊合在家吃吧,花那錢幹嘛」;和朋友閒聊,他總開玩笑地說「湊合過唄,娃都有了,還能離咋地」,每每聽到他這麼說,小柏心裡就特別不舒服,整個人像被澆了一盆冷水,透心涼的感覺。 我非常能理解這種感受,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滿心歡喜的想做一件事,卻因對方一句無所謂或開玩笑的話猛然熄滅了內心的火焰。你難過著,對面的他,卻一無所知。 有人說,其實和誰結婚都一樣,婚姻就是找一個湊合的人,過一個湊合的人生。但是,一輩子太長,誰都想和一個知冷知熱的人過有溫度的生活。 我曾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講述她媽媽離婚又再婚的故事,她媽媽是一個精緻的女人,她喜歡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很注重儀式感。離婚的原因是丈夫往她種的蘭花盆栽里彈菸灰,屢勸不聽。 外人看來,網友媽媽矯情,可是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她就是不想過將就的生活而已。後來,網友的媽媽再婚,繼父會給她媽媽的綠植選漂亮的花盆,會給她的桌面配好合適的碗筷,會陪她逛街選衣服,會在她生病住院的時候,讀書給她聽。那一刻,網友終於釋然,理解了媽媽。 塗磊在《愛情保衛戰》里說過這樣一句話:事事無所謂,那麼你的婚姻也就無所謂了。所以,感情不能將就,生活不能湊合。選擇和怎樣的人在一起很重要,一起過一個怎樣的生活更重要。 ... 小琳是我以前的同事,閒暇時我們會相約出來聚聚。上周末,小琳約我出來喝咖啡,臉上精緻的妝容也掩蓋不了憔悴疲憊的神色。她說她想離婚,我很意外,印象中,小琳的婚姻很幸福,老公也是一個很有情趣的人,兩個人的日子過得很甜蜜。 小琳說她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們的生活變得平庸無激情。以前他們無論是情人節還是彼此的生日或者是結婚紀念日,他們都很認真地對待,現在,一和他提起來,他都是用一句「都老夫老妻了,有什麼好浪漫的」來打發她。前段時間,小琳跟老公說他們很久都沒有出去旅遊了,想和他一起出去玩玩。他說有什麼好玩的,看來看去還不是那些景,花錢受罪。又說:「老夫老妻的,別瞎折騰了,不如把錢省下來養老。」 一句「老夫老妻」也許只是順口一說,卻讓小琳看見了婚姻中最絕望的結局,一段婚姻沒有了激情,還能用什麼來抵抗住漫長的歲月。小琳的心淡了,也有些絕望。 常在婚姻里說「老夫老妻」,真的會傷害到對未來充滿憧憬,認真經營婚姻的另一半。所以,千萬不要再以它為藉口,來敷衍本該詩情畫意的婚姻。不需要浪漫和心動的,不是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而是那些對婚姻不再敬畏和珍視的人和心。 ... 總之,「至於嗎」、「湊合湊合行了」、「都老夫老妻了」這三句不經意的話,對女人來說,是一種輕視和慢待,甚至是惡意。夫妻感情再好,也不能多說,說多了,夫妻感情肯定會變差。 (圖片來自網絡)
內容簡介
柏楊說:「中國人,是一個迷失在濃厚醬缸裡的族群,需要警醒。」他描述的中國人的種種醜陋面,都不是無的放矢,「醜陋的中國人」是二十世紀末的「知識人」在沉痛反省之後,向自己民族所發出的一記刺耳警鐘。前輩作家王鼎鈞評論說,柏楊本是小說家,首創以長篇小說的手筆寫雜文,塑造中心人物,組織邊緣情結,使「亂臣賊子懼」而有娛樂效果。
從十五歲起,作者從刻意模仿柏楊的雜文寫法,邁出了文字生涯的第一步。於作者而言,從下筆第一篇文章,到結束最後一篇文章,中間橫亙著十九年時間,這本書,就是《卑賤的中國人》。
《卑賤的中國人》更進一步地揭露事實,指出病症:一個公平與正義的國家,不可能靠一群卑賤者來建設完成。「卑賤」的人格和精神,構成了專制肆虐的土壤;若不破除「卑賤」的人格和精神,自由與秩序永遠不會從天而降。余杰的這本書是苦口的良藥,願意從卑賤走向高貴的中國人,都應當好好讀一讀這本書。
作者介紹
余杰 Yu Jie
1973年生於四川成都,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及人權捍衛者。先後出版四十多本著作,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公民勇氣獎」等獎項。
2004年,余杰與劉曉波等共同起草中國年度人權報告,遭北京警方拘押。2010年10月,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之後,作為劉曉波親密友人的余杰被非法軟禁數月,進而遭到黑頭套綁架、酷刑折磨至昏死。2012年1月11日,攜妻兒出走美國。近來定居華盛頓郊區,創辦「亞太宗教自由與民主化研究所」,致力於民主人權、公民社會、與宗教信仰自由等議題的研究。
著有《在那明亮的地方:臺灣民主地圖》、《我也走你的路:臺灣民主地圖第二卷》、《拆下肋骨當火炬:臺灣民主地圖第三卷》、《卑賤的中國人》、《1927:民國之死》、《走向帝制:習近平與他的中國夢》、《中國教父習近平》、《中國影帝溫家寶》、《人是被光照的微塵:基督與生命系列訪談錄》、《從順民到公民:與民主台灣同行》、《刀尖上的中國:透視中國的五十道窗》、《螢火蟲的反抗:這個世紀的知識分子》、《徬徨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1927:民國之死》等作品。文章亦常見於美國「自由亞洲電臺」、「民主中國」、「縱覽中國」等網站,以及台灣《民報》、《新頭殼》等媒體。
目錄
推薦序 /中國人如何擺脫「精神奴隸」的身分?—蘇賡哲/9
自 序 /醬缸中的蛆蟲:不是醜陋,而是卑賤!/16
【第一卷】大中華膠現形記
*我在台灣遇到的陸生/26
*誰要「攻佔台灣島,活捉林志玲」?/44
*潑皮式的「愛國」可休矣/56
*中國留學生何以化身紅衛兵?/63
*義和團、紅衛兵與小粉紅的精神譜系/71
*霸凌弱者是中國人的天性/79
*誰有資格抵制洋貨?/88
*魯迅傳人跪下去,納粹先鋒站起來
—評摩羅《中國站起來》及當下中國的國家主義逆流/97
*大國似乎崛起,廁所依然骯髒/113
【第二卷 】綁匪與人質的聯歡
*論中國股市及股民、賤民與獨裁者之關係/134
*中國人從「比傻」走向「比惡」/141
*馬雲是網路世界的蓋世太保/149
*強國多賤民,賤民真愛國/166
*彭明輝為何貶低台灣,稱頌中國?
—駁彭明輝《兩岸之間只有一個問題》/179
*朱雲漢為何充當帝國化妝師?/187
*與其「為父作倀」,不如擁抱自由
—吳思華的女兒、梁振英的女兒、史達林與卡斯楚的女兒之比較/195
*成龍:遠看是龍,近看是蟲/203
*十三億不敢對綁匪說不的肉票/213
【第三卷】奴國已無知識人
*蕭功秦、胡舒立、柴靜:「灰色公知」三標本/224
*屠呦呦獲諾獎是毛澤東的功勞嗎?/237
*說謊是御用文人謀生的手段/243
*莫將流氓當英雄
—我為什麼從來不看好艾未未?/250
*陳映真為什麼不值得我尊敬?/262
*姜維平為何誹謗劉曉波?/272
*中美通吃的「香蕉五毛」
—駁李成「一黨專制下可以實現法治」/281
*批評楊絳為何讓某些「公知」如芒在背?/289
*誰,又不是憂鬱症患者?/296
【第四卷】中國人三部曲
*流氓中國/306
*太監中國/338
*優孟中國/370
序
怎樣不用裝也不像一個中國人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天皇宣布向中美英法盟軍無條件投 降,二戰結束,台灣重回所謂的「祖國」懷抱。十月國軍登陸台灣時,民眾用「歡天喜地、簞食壺漿」來形容也不為過。可惜一年多後,立即爆發慘烈屠殺的二二八事件,事過七十年傷痕仍在。
相反的一九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決定了香港將於一九九七年七月回歸「祖國」,接著一九八九年北京又爆發六四事件, 港人因悲觀和恐懼,出現了持續五年以上的大規模移民潮。然而主權移交後,卻沒有出現二二八這樣的慘劇。
李筱峰老師在解釋這兩個歷史事件時就指出,日治時代台灣 與中國之間,出現了五十年的隔絕,尤其在一九三七年之後的八 年抗戰。因為不相往來,距離產生美感,讓台灣人對「同文同種」產生了遐想,也失去了警戒。相反的香港人對中國由於來往密切,沒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期望,也就不會有任何期望落空後的反抗與屠殺。
二零一七年在網路上瘋傳一篇〈怎樣裝得不像一個中國遊客〉,因為不只是台灣與香港這兩個中國一直強調主權的「神聖 領土」,會對中國遊客團的素質瞠目結舌。歐美日本甚至東南亞 各國,對於這些中國網民自認只是「文化差異」的種種脫序舉動,照樣也是難以接受。
因此在〈怎樣裝得不像一個中國遊客〉裡,作者提出了四十個建議,教民眾例如在公共場合講話要輕聲細語,最好是連你隔 壁的都聽不見;到了餐廳要等服務生帶位,別看到有位就衝;不要因為是贈品,就貪小便宜,一次拿一大堆走;逛精品店要保持儀態、乖乖排隊;抵達旅遊景點時,盡量克制想在大門口合影留念的欲望;甚至連別在外做出搓腳等不衛生的動作,以及不要隨地大小便,這種連訓練過的貓狗都能做到的事,也被列為建議之中。
據說這篇文章是出自廣東出版集團《新周刊》旗下的旅行微信公眾號《九行》,既然出處是中國媒體而非港台,因此許多中國憤青怒批,「自己是中國遊客是件很屈辱的事嗎?我們憑什麼要在異國他鄉裝做自己不是中客?」、「中國人有錢,就是要讓外人知道,有錢說話就有底氣、聲音比人大,老外也有人這樣,不要醜化我們」;還有人直言,作者的文章通篇帶著輕蔑的語氣,「完全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也是一種不文明!」
其實這種剛開放觀光所出現的亂象,在歷史上也非孤例。一九六零年代日本經濟起飛,觀光客也是讓各國頭痛。之後一九八零年代,台灣也步其後塵,「醜陋的台灣人」立即取代了「醜陋的日本人」。所以有人樂觀的相信,只要熬過這段「陣痛期」,十幾年後甚至幾十年後,「醜陋的中國人」一定會其他新興國家取代。
但這種想法其實有盲點的,因為中國現在的問題已不是「醜 陋」,而是流亡作家余杰所說的「卑賤」,這是集流氓、太監與優孟三種扭曲的性格於一身的結果。然而日本與台灣能擺脫「醜陋」的桎梏,卻是因為在政治體制上完全的走向民主自由,讓民眾有 了自覺與懂得自重。
台灣在還有報禁的戒嚴時代,也有被當權者圈養的「異議作 家」,在官方特准的大報上,發表這種「小罵大幫忙」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批評當時生活在台灣的是「一千八百萬懦弱自私的中國人」,成功地運用官方特許的「生氣」,搶奪了非法黨外雜誌的讀者市場。
這類「異議作家」非常懂得政治精算,是聖之時者,知道在什麼時候出什麼書最安全,又最能賺錢。反正只要罵這個人坐車不排隊、那個人隨地吐痰,這個單位官僚,那個組織失責,總之就是要大家為這些亂象「生氣」,甚至向政府大聲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怒。
但讀者被挑起了憤怒後,作者開出的解壓方式就只是像「扶 一個瞎子過街」、「請鄰座不要吸菸」、「叫阿旺排隊買票」等等……反正只要不碰觸問題核心,不要提到當權者與其身邊鷹犬的劣行,不要討論政治與司法體制的改革,就這樣不斷轉移焦點,不斷到處放野火,最後結集成一本《野火集》,自然能名利雙收。
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這一系列的文章裡,雖然作者也譴責了「一千八百萬懦弱自私的中國人」對於不公不義、沒有尊嚴的環境麻木的忍受,如此苟活的「醜陋」。卻絕口不提戒嚴時代台灣這一切環境、社會、交通、消費問題的下面,還藏著一把政治的鎖。不解開這把鎖,向獨裁政府那樣治標不治本的「嚴打」,永遠改變不了這些亂象。
余杰是個多產作家,但他不會是個暢銷作家。真的,我從小在鉛字架旁長大,當了三十年的小編,從言論管制的青少年,到如今已是百花齊放的年代裡,我這糟老頭根本不用看,用聞的就知道這本《卑賤的中國人》下場是什麼。
如果余杰市儈一點,複製當年台灣戒嚴時代《野火集》那種模式,也來搞個〈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配合天朝的需要,罵罵「十三億懦弱自私的中國人」,讓那些憤青的玻璃心,轉向消滅這一小撮「正不擇手段地破壞著中國國內穩定與和諧的藏獨、疆獨、港獨、台獨,以及異見領袖、死磕律師等西方勢力代 理人」,立刻就能成為暢銷作家,而且還會是青年導師。
但余杰不識時務,偏要揭穿事實,把中國人「卑賤」的病因,直指向政治體制。偏偏在中國這裡,想要曲突徙薪的被視為瘋子,提油救火的反被尊為英雄,這才是比表面上呈現的亂象更難醫的絕症。
「怎樣裝得不像一個中國人?」其實不需如此麻煩的四十招,看了余杰這本《卑賤的中國人》,抓出專制政體深埋在你腦中的毒蠱,自然能擺脫「卑賤」,不用裝也不像一個中國人了。
蘇賡哲推薦序
中國人如何擺脫「精神奴隸」的身分?
余杰先生和我並非素識,迄今尚未謀面,甚至不曾通過電話,他卻「貿然」邀我作序。
我也不避譾陋,欣然應約,完全是通過雙方文字帶來的精神契合、理念相同所致。我將余杰的這本名為《卑賤的中國人》的新作細讀過後,益發覺得一種心靈感通的莫名愉悅。
對中國民族性的批判,歷來以魯迅享譽最隆,余先生此書的成就,迥出魯迅之上,他立論無所謂「愛之深,痛之切」,無所謂「恨鐵不成鋼」,只是以一個大寫的「人」的標準、以普世價值的尺度,得出自身這個民族適切的評價:卑賤。
留意到余先生在書中多次引用過魯迅的言論,我自己在寫作時也同樣經常汲取魯迅的能量,魯迅有他恆久不滅,足供傳世的價值。但是,我和余杰,以及若干有反省能力的當代知識分子,對魯迅後半生的自我背叛、走向卑賤,已有相當清醒的認識和批判。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在法庭登上證人台宣誓作供,他必須保證兩件事,首先保證說的是真話;其次保證所說是事實的全部。因為如果只是事實的局部,就可能誤導陪審團或法官。例如證人說,他在兇案發生前一小時看見被告走進兇案現場,這是事實,但他不說他在兇案發生前半小時又看到被告離開了。他這只說一半的證供,便可能陷被告於冤獄。
魯迅就是一個只說一半真話的證人,被他誤導的民族在一九四九年迎來一個歷史上最黑暗的政權。他去世時,棺木上蓋了「民族魂」三個大字,這個民族魂其實和他批判的民族同樣卑賤,甚至更卑賤,因為他是故意只作一半證供的偽證者,誤導者。和他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中,魯迅對共產黨的邪惡認識得最深刻,但他在證人台上,即是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發言時,對共黨的邪惡是絕口不提的。
一個眾所周知的軼聞:毛澤東面對「如果魯迅活到解放後」的假設性問題時,答曰:「要麼是關在監獄裡繼續寫;要麼是識大體不做聲」。但揆諸魯迅生前的表現,他在沒有安危問題時不肯說出來的另一半事實,絕不會在「解放」後才說來危害自己。
魯迅很在意中共建政後自己的安危。一九三四年四月三十日,魯迅致函曹聚仁說,如果國民黨政權崩潰,而他未死,他「當乞紅背心掃上海馬路。」一九三六年,他向地下黨中較具交情的馮雪峰說:「你們來了,還不先殺我!」同年七月十七日,魯迅在寫給楊之華的信上說:「新英雄正要用偉大的旗子,殺我祭旗,然而沒有辦妥,愈令我看穿了很多人的本相。」這些極具穿透力的洞見,從還可以去掃街,到可能遭受即時的危害,可知魯迅對共產黨的認識愈來愈深刻,危機感也愈來愈深。
有兩件事對魯迅的衝擊極大,首先是顧順章家人被周恩來殺害的事件。顧順章背叛中共,出賣中共地下黨,中共怎樣對付他都可以。但株連及完全不知道顧叛變的家屬,突顯出來的是,共產黨倘能執政,只會視人民的性命如草芥。顧家十多人被殺後,埋在後園,後來被發掘出來,屍臭瀰漫上海十多條街道,報紙頭版頭條報道,魯迅是關注社會新聞的人,當然知道這件轟動一時,令人心寒的大事。因為是中共的罪惡,他便絕口不提。
第二件事是「左聯五烈士」事件。一九三一年一月七日,中共在上海召開「六屆四中全會」,數十名共黨重要人物在東方旅社開會,被工部局老閘捕房巡捕拘捕。案犯移交給國民黨政府後,二十三人遭到槍決,其中柔石等五人是「左聯」盟員。當時,上海的報紙已報道,他們是「共黨內訌」才被捕的,其後很多共產黨人包括夏衍、朱正等都說「五烈士」是共黨告密後慘死的。魯迅是左聯盟主,「五烈士」和他關係密切,決不可能不知道他們是死在自己人手中。共產黨向宿敵告密,借刀殺自己人,比國民黨卑賤得多。如果說魯迅鞭撻民族性的陰暗,何以絕口不提更卑賤的共產黨?
左聯時期,中共捧魯迅作為無知者的偶像,其實不將他當做自己人。因此,魯迅「總覺得縛了一條鐵索,有個工頭在背後用鞭子打我。無論我怎樣起勁地做,也是打。而我回頭去問自己的錯處時,他卻拱手客氣地說,我做得好極了,他和我的感情好極了,今天天氣哈哈哈。」我經常讀到他這段文字,心中浮起的感覺總是,魯迅你何以這麼賤,共產黨工頭打你,你還要「起勁地做」。
寫到這裡,余杰何以超越了魯迅已是很明顯的事:魯迅不是一個具備誠信的「證人」,他說出一些事實,但不是事實的全部。余杰則沒有為任何人隱諱,所以可信。現在這時代,中國的國民性比魯迅的年代更惡劣。國民黨的時候是官場腐敗,社會其他方面沒有全腐敗,今日則是各行各業全腐敗,是整個民族從精神上爛掉。
香港本土思潮興起,就是整個民族從精神上爛掉催生出來的新現象。一九八九年,香港人介入北京民運甚深,除了動輒一百萬、數十萬人遊行示威外,更直接進入天安門廣場向學生提供實質援助。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易手,很多今日民主派頭面人物支持所謂「民主回歸」,要和大陸同胞共苦難。當年香港人以為,中國人民是善良的,不幸被中共壓迫、奴役著,只要中共垮台,中國民主化,中國百姓便得到解放。在這階段,沒有人提倡和中國分離。
然而,二十年來,人們這種看法改變為兩大醒覺。第一個醒覺是,中共原來是得民心的。中共如果不得民心,不可能贏得國共內戰;中共如果不得民心,不可能有文化大革命而又在浩劫中穩如泰山,今日的中國人更為所謂「大國崛起」洋洋自得。有人說,六十年代大饑荒,他父親餓死了,翌日他竟然去要求入黨,今日「世界第二強國」行將「奔小康」,還能不支持中共嗎?
香港人的第二個醒覺是,中國人民整體來說並不善良,而是卑賤。這只要讀讀余杰先生在此書中的全方位揭露就可以明白,港人頻繁北上和大陸人到香港「自由行」的相互了解,更是具體印證了中國人的醜陋不堪。要中共垮台已大不容易,要改造十多億從精神上爛掉的人民更不可能,因此,香港人只好希望能夠和他們分隔開來,各走各路。
這就是香港本土思潮,分離意識的來源。二零一六年七月,中文大學民調結果顯示,十五至二十四歲的香港人,近四成支持香港獨立;二零一七年一月,親共團體「幫港出聲」的民調,十八至二十九歲的香港人,有近半不支持反港獨。
余先生在本書所抨擊的,中國喝狼奶長大的年輕「小粉紅」,和香港這些支持港獨的年輕人,前者的奴性和後者的自主性,恰好是強烈對比。
余杰在書中說:「今天的中國人,包括那些拿著他國護照的海外華人,有多少人真正脫離了『精神奴隸』的身分?」我在加拿大一個電台擔任時評節目主持,邀來某「海外華人」的頭面人物,也可以說是「僑領」,作為「平衡意見」的嘉賓。他的言論完全符合「精神奴隸」定義。我問:「你不是入了加籍,宣誓效忠女皇了嗎?」他居然答:「不錯是宣了誓,但我邊宣誓邊用腳在地上劃NO。」在莊嚴的入籍儀式中,他的腳本應跨進民主自由的加拿大,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公民,他卻用它來說不,照樣要做中國的精神奴隸。
電台在加拿大,不是黨的喉舌,電台的台長,應該是一個受人尊重,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崗位。然而有這麼一位台長,遠赴廣東久別了的故鄉探親訪舊,「欣然發現」小時玩伴的表兄弟己當上公安局局長。兩人重新「攬頭攬頸」再續舊誼,酒酣耳熱之際,局長慨然發了個公安證件給台長「玩玩」。台長回加拿大後,經常向人出示這證件,以中國公安的身分驕人。在台長和公安兩種身分之間,他顯然認為公安地位更高。
馬基亞維利在《君王論》裡說:「使人懼怕比受人愛戴安全得多」,李光耀也說:「在受人愛戴與使人懼怕兩者中作選擇,我一向都認為馬基亞維利是正確的。如果沒有人害怕我,我的存在就沒有意義。」這種專制統治的基礎理論,在中國體現方式之一是公安的橫行霸道,電台台長以為在加拿大做受人害怕的中國公安,比受人愛戴的媒體負責人更有存在意義。這其實也是精神奴隸的表現。
余杰在國外與中國留學生的交往,說明知識分子有機會到國外自由的天地學習,精神依然是中共的奴隸。我所見所聞同樣使人心情沉重。來自中國的高級講師吳小燕在多倫多大學演講,她朗讀了一些國內流行的「順口溜」,內容諷刺中國吏治腐敗和包括嫖娼醜聞的社會陰暗面。在座的中國留學生非常憤怒,指她不配博士和中國學者稱號,還問她是不是中國人。學生聲稱:吳老師說賣淫嫖娼在中國是普遍現象,是侮辱了所有中國婦女。更有學生站起來說,他從小在中國長大,對賣淫現象聞所未聞。說罷獲得全場掌聲。
事後,留學生們在網絡上繼續追擊:「她已經背叛了我們民族」,並討論應該怎樣把這個「漢奸」幹掉。「幹掉」的說法,有時說得十分具體。在加拿大有沒有一千名中國間諜的爭議中,同一批中國年輕人在網上說要向中國國安部或總參情報部申請,「派一個行動小組把你們這些民族敗類給清除掉。告訴你,只要給你注射100cc的凝血劑,世界上又多了幾個癡呆。但這是對加拿大寶貴的醫療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這些人就應該拉去摘取器官,在死前為真正有價值的人作出貢獻。」奴才有時候確實比主人還要心狠手辣。
香港人不願做中國人,台灣人不願做中國人,藏人不願做中國人,維吾爾人不願做中國人。他們並不是將中國人當作一個劣等族群來歧視,而是不願繼續醬缸中那種被奴役的命運。
那麽,中國人能否有機會擺脫卑賤的命運?從林昭到劉曉波,有一群靈魂高貴的中國人站起來了,可供願意「因真理,得自由」的中國人效仿。
余杰的這本書是苦口的良藥,願意從卑賤走向高貴的中國人,都應當好好讀一讀這本書。
蘇賡哲博士(曾任香港大專院校文史系副教授、香港作家協會秘書長,是港英時代加拿大唯一予以政治庇護的香港人。現今仍在各類媒體從事新聞評論。)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28509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08頁 / 15 x 21 x 2.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我到台灣訪問時,雜文家柏楊已經去世,我無緣與他見面並向他表示感謝—他的作品是我少年時代精神啟蒙的引信。
若要列舉中學時代對我的價值觀的形成最具影響力的書,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必定是不能漏掉的一本。在八十年代末喧囂與騷動的中國,那本印刷和裝幀極為粗糙、或許是盜版的《醜陋的中國人》跟蘇曉康的《河殤》、何博傳的《山坳上的中國》、劉曉波的《審美與人的自由》、金觀濤的《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等書一起,並排放在我的枕邊,時時加以翻閱。這些書點燃了我對自由和正義的渴望。柏楊說:「中國人,是一個迷失在濃厚醬缸裡的族群,需要警醒。」他描述的中國人的種種醜陋面,都在我身邊真切發生。「醜陋的中國人」是二十世紀末的「知識人」在沉痛反省之後,向自己民族所發出的一記刺耳警鐘。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我歷盡艱辛,找到所有柏楊在中國出版的著作。如果少年時代沒有讀過柏楊那嬉笑怒罵、汪洋恣肆的雜文,我或許不會那麼早從中共的愛國主義洗腦教育中掙脫出來。前輩作家王鼎鈞評論說,柏楊本是小說家,首創以長篇小說的手筆寫雜文,塑造中心人物,組織邊緣情結,使「亂臣賊子懼」而有娛樂效果。從十五歲起,我從刻意模仿柏楊的雜文寫法,邁出了文字生涯的第一步。
沒有在柏楊生前與之見面,是我的一大遺憾。如何彌補未能與柏楊「同遊」的遺憾呢?我去了台南的「柏楊文物館」,也去了綠島人權文化園區中當年的監舍「綠洲山莊」。我步入柏楊做過的那間牢房,炎熱的六月,火燒島真如火燒。我在人權紀念碑上看到了柏楊手書的那句痛徹肺腑的話:「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被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
於我而言,向柏楊致敬,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寫一本跟《醜陋的中國人》相媲美甚至超過它的書。從下筆第一篇文章,到結束最後一篇文章,中間橫亙著十九年時間,這本書,就是《卑賤的中國人》。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8aQARk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5910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烏日可以加強局部消脂的中醫減肥門診新竹腰部瘦身中醫診所新竹體質調理達到減肥效果的中醫診所沙鹿減重不傷身的方法
霧峰大腿瘦身中醫診所 石岡不搭配西藥的中醫門診 中壢中醫減肥推薦的中醫診所神岡減重中醫調理 台中西屯區虛胖中醫減重方式 南港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下半身瘦身有成效大園中醫減肥減重成功案例 竹北消小腹啤酒肚的中醫減肥門診 新竹專業減重減肥中醫門診推薦大園穴位埋線中醫診所 造橋拔罐療法中醫診所 桃園專業減重減肥中醫門診推薦